【游小孤山记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游小孤山记》是明代文学家杨士奇所作的一篇散文,文章以游历小孤山的经历为线索,描绘了小孤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,抒发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。文中语言简练优美,意境深远,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本文通过记录一次游览小孤山的过程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,是一篇典型的山水游记类散文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余尝游于小孤山,山势孤峭,四面皆水,中有石如人立者,曰“小孤”。 | 我曾经游览过小孤山,这座山地势高耸险峻,四周都是水,中间有块石头像人站立的样子,称为“小孤”。 |
山下有庙,庙前有石桥,桥下有潭,潭水清澈见底,鱼跃其间。 | 山脚下有一座庙,庙前有座石桥,桥下有一个深潭,潭水清澈见底,鱼儿在其中跳跃。 |
登山而望,远山如黛,近水如镜,心旷神怡,不觉日暮。 | 登上山顶远眺,远处的山峦如墨色,近处的水面如镜子般平静,心情舒畅,不知不觉已到傍晚。 |
时有渔舟往来,歌声自远而来,使人思归。 | 此时有渔船来往,远处传来歌声,让人不禁思念家乡。 |
山中多古木,枝叶繁茂,鸟鸣声声,似在吟诗。 | 山中有很多古老的树木,枝叶茂密,鸟儿鸣叫的声音,仿佛在吟诵诗句。 |
余感其景之幽,遂题诗于石,以志不忘。 | 我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,于是题诗在石上,以表达难忘之情。 |
三、总结
《游小孤山记》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景的游记,更是一篇寄托情感、抒发心境的文章。作者通过对小孤山景色的细致描写,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悟。文章语言流畅,意境深远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。
通过本文的学习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如何通过游历山水来寄托情怀、反思人生。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应适当放慢脚步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。
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文的艺术特色或写作手法,可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