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时不识月的古诗】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古朗月行》。这首诗是李白早期的作品之一,描绘了儿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和对自然现象的简单理解。诗中通过孩子视角来表现月亮的美丽与神秘,语言清新自然,富有童趣。
一、诗歌简介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古朗月行》 |
作者 | 李白(唐代) |
创作时间 | 约725年左右(盛唐时期) |
体裁 | 乐府诗 |
主题 | 儿童对月亮的想象与自然之美 |
二、诗句解析
原文:
> 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
> 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
解释:
- 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:小时候不认识月亮,把它叫做白玉盘。这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,把圆圆的月亮比作一个白色的玉盘,充满童真。
- “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”:又怀疑它是天上的仙宫镜子,飞在青色的云彩之间。这里进一步发挥想象力,将月亮比作仙境中的镜子,增添了神话色彩。
三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简洁,形象生动
李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象,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天真的孩子仰望天空的样子。
2. 童趣盎然,富有想象力
全诗通过孩子的视角展开,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幻想,体现了儿童纯真的心灵。
3. 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
虽然描写的是童年记忆,但其中蕴含着对自然、人生和宇宙的思考,令人回味无穷。
四、总结
《古朗月行》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唐代儿童诗,通过孩子的眼睛看月亮,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,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。这首诗不仅适合儿童阅读,也能引发成年人对童年回忆的共鸣。
项目 | 内容 |
诗歌主题 | 儿童视角下的自然之美 |
表达方式 | 童趣、想象、比喻 |
情感基调 | 温馨、纯净、梦幻 |
阅读建议 | 适合亲子共读,感受诗意与童心 |
结语:
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这句诗虽然简短,却承载了无数人对童年和自然的无限向往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长大后看透了世界的复杂,也应保留一颗像孩子一样好奇、单纯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