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经地义的释义】“天经地义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道理或行为是合乎自然规律、社会伦理的,具有不可动摇的正当性和必然性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强调某些事情是理所当然、不容置疑的。
一、词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天经地义 |
拼音 | tiān jīng dì yì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”后引申为“天经地义”。 |
本义 | 指天地间的常道和正理,比喻事物的自然法则和道德准则。 |
引申义 | 表示某种行为或观念是合情合理、无可争议的,具有普遍认可的正当性。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评价某种行为、制度、观点等是否符合常识或道德标准。 |
近义词 | 理所当然、顺理成章、无可厚非 |
反义词 | 胡作非为、背理违道、不合情理 |
二、用法举例
1. 家庭责任: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,不应被忽视。
2. 社会秩序: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,这是天经地义的。
3. 道德判断:欺骗他人是违背人性的,不是天经地义的行为。
4. 文化传承:尊重传统是天经地义的,有助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- “天经地义”多用于正面价值判断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。
- 避免将其用于贬义或带有讽刺意味的场合,否则可能引起误解。
- 在正式写作中,应结合上下文准确使用,避免生搬硬套。
四、结语
“天经地义”不仅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,也是对社会伦理的认同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,应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其合理性与正当性,从而做出更符合道德和理性的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