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象拨蚌是什么东西】“象拨蚌”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,但它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贝类生物,在一些地区的海鲜市场或餐厅中经常能看到。它也被称为“大西洋蛤蜊”或“美国蛤蜊”,在某些地方也被称作“象牙蛤”。那么,象拨蚌到底是什么?它有什么特点?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更清晰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象拨蚌的基本介绍
定义:象拨蚌(学名:Arctica islandica),又称冰岛蛤蜊或长寿蛤,是一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双壳贝类动物。
产地:主要分布于北欧、加拿大、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,尤其在冰岛附近海域较为常见。
外形特征:外壳呈灰白色或淡黄色,形状略扁,大小约为5-10厘米不等。内部肉质鲜嫩,口感滑爽。
生活习性:生活在沙质或泥质海底,以浮游生物为食,寿命极长,有记录显示其寿命可达500年以上,是目前已知最长寿的软体动物之一。
二、象拨蚌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
营养成分:
- 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B12、铁、锌等微量元素。
- 含有丰富的Omega-3脂肪酸,对心血管健康有益。
食用方式:
- 常见做法包括清蒸、白灼、炒制、煮汤等。
- 在日本、韩国等地常用于刺身或火锅。
注意事项:
- 食用前需彻底清洗,避免寄生虫或细菌污染。
- 不建议生吃未经处理的象拨蚌,以免引发食物中毒。
三、象拨蚌的经济价值与保护现状
经济价值:
- 象拨蚌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高营养价值,成为高档海鲜市场的重要商品。
- 在欧美国家,象拨蚌常作为宴席上的特色菜。
保护现状:
- 由于过度捕捞,部分地区的象拨蚌资源已出现下降趋势。
- 现在许多国家开始实施捕捞限额制度,以保护这一珍贵资源。
四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象拨蚌 |
学名 | Arctica islandica |
别称 | 冰岛蛤蜊、长寿蛤、美国蛤蜊 |
分布区域 | 北大西洋、北太平洋沿海,如冰岛、加拿大、美国 |
外形特征 | 灰白色或淡黄色外壳,肉质鲜嫩 |
食用方式 | 清蒸、白灼、炒制、火锅、刺身 |
营养价值 | 高蛋白、富含维生素B12、铁、锌、Omega-3脂肪酸 |
寿命 | 最长可达500年以上 |
保护现状 | 部分地区因过度捕捞面临资源减少风险 |
五、结语
象拨蚌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海鲜,更是自然界中寿命最长的软体动物之一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,象拨蚌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。然而,为了可持续发展,我们应更加关注其生态环境和合理捕捞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