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目不斜视的意思】“目不斜视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目光专注、神情严肃,不随意看其他地方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认真做事、听讲或面对重要场合时的专注状态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目不斜视 |
拼音 | mù bù xié shì |
释义 | 眼睛不向旁边看,形容注意力集中,神情严肃,不轻易分心。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如泉,其行如风,目不斜视,心无旁骛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人物专注、认真或严肃的态度。 |
近义词 | 目不转睛、专心致志、全神贯注 |
反义词 | 左顾右盼、心不在焉、东张西望 |
二、使用场景
“目不斜视”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:
1. 学习或工作场合: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,不左顾右盼。
2. 正式场合:如演讲者在台上专注表达,不被外界干扰。
3. 人物描写:如小说中描写一个严肃、专注的角色。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- 不要用于形容“眼神呆滞”:虽然“目不斜视”强调不看别处,但不应误解为“眼神空洞”或“缺乏生气”。
- 避免过度使用:在日常口语中频繁使用,可能显得生硬或不自然。
- 注意语境搭配: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,避免语义偏差。
四、总结
“目不斜视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了专注和严肃的态度。它不仅适用于文学描写,也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表达。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