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熟视无睹什么意思】“熟视无睹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对某些现象或问题已经习以为常,甚至到了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的程度。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消极,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非常常见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“熟视无睹”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,下面将从定义、用法、近义词、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熟视无睹 | 指经常看到,反而觉得不奇怪,甚至视而不见,形容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已经习以为常,缺乏反应或关注。 |
二、成语来源与出处
“熟视无睹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皆知其身之有病,而不知其心之有疾;人皆知其口之有言,而不知其心之有思。故曰:‘熟视无睹,听而不闻’。”
意思是:人们都知道身体有病,却不知道心里有烦恼;都知道嘴巴会说话,却不知道心里有想法。所以常说:“常常看着却看不见,听着却听不到。”
三、用法与例句
使用场景 | 例句 |
描述对不良现象的忽视 | 他对公司的腐败现象早已熟视无睹。 |
表达对变化的麻木 | 随着科技的发展,人们对新事物越来越熟视无睹。 |
描述长期接触后的冷漠 | 老师对学生的问题早已熟视无睹,不再关心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视而不见、漠不关心、充耳不闻、无动于衷 |
反义词 | 敬而远之、高度重视、警觉异常、留意观察 |
五、使用建议
- 适用场合: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表达中,尤其是在批评社会现象、描述心理状态时。
- 避免误用:不要将其用于描述“看得很清楚”,而是强调“看得多了反而不注意”。
- 情感色彩:带有一定负面意味,通常用于指出某人对问题的忽视或冷漠。
六、总结
“熟视无睹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对某些事情已经习惯了,以至于不再感到惊讶或在意。它提醒我们,有时候“看得太多”反而会导致“视而不见”。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一定的敏感和关注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周围的变化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熟视无睹 |
含义 | 对某事已习惯,视而不见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用法 | 描述忽视、冷漠、麻木 |
近义词 | 视而不见、漠不关心 |
反义词 | 敏感、重视、关注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“熟视无睹”的意义与用法,帮助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