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隆基生平简介】李隆基(685年-762年),即唐玄宗,是唐朝第七位皇帝,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之一。他在位期间开创了“开元盛世”,使唐朝达到鼎盛时期,但晚年因安史之乱导致国势衰落,最终被儿子李亨废黜,退位为太上皇。他的生平充满了辉煌与悲剧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一、生平概述
李隆基生于武则天执政时期,自幼聪慧过人,深得祖母喜爱。他早年在宫廷中成长,后被封为临淄王。710年,他参与发动“唐隆政变”,诛杀韦后,拥立其父李旦复位,随后又于712年登基称帝,改元“开元”。
在位初期,他任用贤臣,整顿吏治,发展经济,推行科举制度,使国家繁荣昌盛。然而,后期沉溺于享乐,宠信杨贵妃,重用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,导致朝政腐败,民怨四起。755年,安禄山发动叛乱,史称“安史之乱”,李隆基被迫逃亡四川,最终在756年禅让皇位给太子李亨,自己退居幕后。
762年,李隆基病逝于长安,终年78岁,谥号“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”,庙号“玄宗”。
二、李隆基生平简表
时期 | 时间 | 主要事件 |
出生 | 685年 | 出生于长安,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 |
幼年 | 685–705年 | 在宫中成长,受武则天宠爱 |
参与政变 | 710年 | 参与“唐隆政变”,诛杀韦后,拥立李旦复位 |
登基称帝 | 712年 | 禅让皇位,自称“太上皇” |
开元盛世 | 713–741年 | 任用贤臣,国家强盛,百姓安居 |
奢侈腐化 | 742–755年 | 沉溺享乐,宠信杨贵妃,朝政腐败 |
安史之乱 | 755–756年 | 安禄山叛乱,李隆基逃往四川 |
退位 | 756年 | 禅让皇位给太子李亨,自称“太上皇” |
去世 | 762年 | 病逝于长安,享年78岁 |
三、总结
李隆基的一生是唐代由盛转衰的缩影。他前期励精图治,开创了“开元盛世”,奠定了唐朝的黄金时代;但后期因个人生活奢靡、用人失察,导致国家陷入动荡。尽管如此,他在政治、文化、艺术等方面的贡献仍不可忽视,尤其是他对音乐、诗歌的热爱,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记。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帝王传奇,更是一部历史兴衰的生动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