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意思】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。这句词表面上是说“我这个老夫也偶尔表现出年轻人的豪情”,但实际上,它蕴含着作者对人生、理想和激情的深刻表达。
一、原文与背景
原文:
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
背景:
这首词写于苏轼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任职期间,当时他虽已年过四十,但仍怀有壮志未酬的豪情。他在一次打猎活动中,借古抒怀,表达了自己虽年迈却仍想建功立业的心情。
二、字面意思解析
字词 | 解释 | 含义 |
老夫 | 我,自称 | 表示作者自谦,称自己为“老夫” |
聊发 | 偶尔表现出 | 表示并非常态,而是偶尔为之 |
少年狂 | 年轻人的豪情、狂放 | 指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与不羁 |
整体意思 | “我这个老夫也偶尔表现出年轻人的豪情” | 表达了作者虽年岁渐长,但内心依然充满激情与斗志 |
三、深层含义与情感表达
1. 豪情不减:
苏轼虽然年纪渐大,但他并未因岁月流逝而消沉,反而依旧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。
2. 不甘平凡:
“狂”字不仅是对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追忆,更是对现实生活中不屈服、不妥协的态度。
3. 渴望建功立业:
通过“亲射虎,看孙郎”这样的描写,苏轼表达了自己希望像古代英雄一样,有所作为、有所成就的愿望。
四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 |
字面意思 | “我这个老夫也偶尔表现出年轻人的豪情” |
深层含义 | 表达作者虽年迈却仍怀有壮志、不惧困难、追求理想的豪情 |
情感基调 | 壮志未酬、豪情满怀、略带感慨 |
文学价值 | 展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|
五、结语
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不仅仅是一句词句,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。它告诉我们,无论年龄多大,只要心中仍有梦想和激情,就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。这种精神,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