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哀溺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】《哀溺文》是唐代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,通过一个溺水者的悲剧故事,讽刺那些在危难中仍贪图财物、不思自救的人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。
一、
《哀溺文》讲述了一位富人因贪恋财物,在水中挣扎时不愿丢弃随身携带的铜钱,最终被淹死的故事。作者借此批判了那些在关键时刻只顾私利、不顾性命的人,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同情与谴责。
文章结构清晰,先叙述事件,再进行议论,最后点明主旨,语言生动,富有感染力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现代汉语翻译 |
永之氓咸善游。 | 永州的百姓都擅长游泳。 |
一日,水暴甚,有五六氓乘小舟,行至中流,舟败,皆溺。 | 有一天,河水突然暴涨,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,行到河中央时,船翻了,大家都被淹死了。 |
其一人能游,其一与鱼俱没。 | 其中一个人会游泳,另一个人则和鱼一起沉入水底。 |
余独以手足自浮,不能救也。 | 我只能用手脚自己浮起来,无法去救他们。 |
或曰:“汝何不弃金?” | 有人问:“你为什么不扔掉金子?” |
曰:“吾金多,不能弃也。” | 他说:“我的金子很多,不能扔掉。” |
“然则汝何以得生?” | “那么你为什么能活下来呢?” |
曰:“吾以手足自浮,故得生。” | 他说:“我靠自己的手脚浮起来,所以活了下来。” |
吾闻古之贤者,未尝以己之利害,而忘人之死生。 | 我听说古代的贤人,从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生死。 |
今人之溺也,非水之为也,乃贪也。 | 现在人们溺水,并不是水的问题,而是贪婪。 |
呜呼!哀哉! | 唉!可悲啊! |
三、文章主旨
《哀溺文》通过一个简单的溺水事件,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盲目。作者借“金”与“命”的对比,批评了那些在生死关头仍不愿舍弃私利的人。文章虽短,却寓意深远,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懂得取舍,珍惜生命。
四、结语
《哀溺文》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,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剖析。它告诫后人:在危机时刻,不应被物质所困,而应以生命为重。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,值得我们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