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贻误的含义】“贻误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书面语中,表示因疏忽、拖延或判断失误而耽误了事情,导致不良后果。它强调的是由于主观上的过失或不作为,使得原本可以及时处理的事情被延误,从而造成损失或影响。
一、贻误的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词性 | 动词 |
含义 | 因疏忽、拖延或判断错误而导致的延误或损失 |
常见用法 |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,如“贻误战机”、“贻误时机”等 |
近义词 | 耽误、延误、错失、错过 |
反义词 | 抓住、把握、及时、迅速 |
使用场景 | 工作、学习、管理、决策等领域,强调责任与后果 |
二、贻误的使用示例
1. 工作场景:
- “由于负责人未能及时审批文件,导致项目进度严重贻误。”
- “这次会议的延误是由于协调不力,造成了不必要的贻误。”
2. 学习场景:
- “他因为拖延复习,最终在考试中贻误了最佳发挥机会。”
3. 管理场景:
- “公司管理层未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,致使企业贻误了发展的黄金期。”
三、贻误与“耽误”的区别
虽然“贻误”和“耽误”都表示时间上的延误,但两者在语气和使用场合上有明显不同:
项目 | 贻误 | 耽误 |
语气 | 更正式、书面化 | 更口语化、日常化 |
强调点 | 主观过失、责任问题 | 客观情况、一般性延误 |
使用范围 | 正式场合、书面表达 | 日常交流、非正式场合 |
四、如何避免贻误
为了避免贻误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- 提高责任心:对每项任务保持高度责任感,不推诿、不拖延。
- 合理安排时间: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,避免临时抱佛脚。
- 加强沟通协作:确保信息传递准确,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延误。
- 提升判断力: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,避免因误判而贻误良机。
五、结语
“贻误”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,更是对责任的忽视。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应时刻警惕可能带来的贻误,做到及时行动、果断决策,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遗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