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兼而有之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兼而有之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属性、能力或资源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同时拥有”和“全面兼顾”的含义。
一、
“兼而有之”出自古代文献,意为“同时具备、全部拥有”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具有多种特质、能力或资源,尤其是在不同领域或方面都表现出色的情况。例如,一个人才可能“文武兼备”,即“兼而有之”。
该成语通常带有褒义,表示一种全面、均衡的状态,但也可能在某些语境中带有一点讽刺意味,比如当一个人试图同时做太多事却无法做好时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兼而有之 |
拼音 | jiān ér yǒu zhī |
释义 | 同时具备、全部拥有;指某人或某物同时拥有多种属性或资源。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》等古代文献,常见于古代典籍中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人或事物的全面性、综合性。 |
近义词 | 各有所长、兼收并蓄、样样精通 |
反义词 | 顾此失彼、偏废一方、只知其一 |
例句 | 他不仅擅长写作,还精通绘画,可谓文武兼备,兼而有之。 |
感情色彩 | 褒义为主,有时也可中性或略带讽刺 |
适用场景 | 用于评价人的能力、事物的特性、政策的覆盖范围等 |
三、延伸理解
在实际应用中,“兼而有之”往往强调“全面”与“平衡”。比如:
- 个人发展:一个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,可以称为“技术与管理兼而有之”。
- 政策制定:一项政策如果既能促进经济发展,又能保护环境,可以说“经济与环保兼而有之”。
- 文化现象:某种文化既有传统元素,又有现代创新,也可以称为“传统与现代兼而有之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“兼而有之”常用于正面评价,但在某些情况下,若使用不当,也可能暗示“过于分散精力”或“难以专注”,因此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表达方式,可参考相关成语词典或文学作品中的用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