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杜甫的诗蜀相】《蜀相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全诗通过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追思与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贤才的敬仰。这首诗语言凝练、情感深沉,是杜甫怀古诗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一、诗歌
《蜀相》全文如下:
> 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> 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> 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> 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不过,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诗句其实是杜甫的另一首名作《春夜喜雨》,而非《蜀相》。真正的《蜀相》如下:
> 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> 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> 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> 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,他当时漂泊西南,看到成都武侯祠,触景生情,写下此诗,借古抒怀,寄托了他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,也暗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。
二、《蜀相》主要内容分析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杜甫(唐代) |
体裁 | 七言律诗 |
创作背景 | 杜甫晚年游历成都,瞻仰武侯祠时所作 |
主题思想 | 追思诸葛亮,表达对贤才的敬仰与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|
艺术特色 | 语言凝练、情感深沉、结构严谨、用典自然 |
名句 | 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”、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 |
三、《蜀相》的历史意义
《蜀相》不仅是一首怀古诗,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感和现实意义的作品。杜甫通过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,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亡、人才任用的关注。诗中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一句,既是对诸葛亮英年早逝的惋惜,也是杜甫对自己仕途坎坷、理想难伸的感叹。
在后世,《蜀相》被广泛传诵,成为研究杜甫思想和艺术风格的重要作品之一。
四、结语
《蜀相》作为杜甫的经典之作,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诗歌艺术,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。它不仅是对诸葛亮的颂扬,更是杜甫内心世界的写照。这首诗至今仍被人们传颂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。